今早一醒來就看見了一個重磅消息——
國際4A揚·羅必凱(中國)公司注銷了。。。
揚·羅必凱1923年在美國成立,是美國歷史最長和最大的廣告代理商之一,其創始人雷蒙·羅必凱被稱為創造現代廣告的六位巨擘之一。
作為國際4A廣告公司,揚·羅必凱以創意著稱,它的理念是:
RESIST THE USUAL——拒絕平凡
因此揚·羅必凱也在廣告圈創下許多“第一”:
第一家將總部設在紐約麥迪遜大街的廣告公司
第一家提出整合營銷“全蛋理論”的廣告公司
第一家進入前蘇聯的美國廣告公司
第一家與日本廣告公司合資的廣告公司
第一家中國內地的合資國際廣告公司
第一家進行全球范圍周期性品牌資產研究(BAV)的廣告公司
揚·羅必凱(中國)自1986年成立進入中國市場,在38年的時間內經歷合資、收購、轉型、合并……最終草草落幕,令人唏噓。
揚·羅必凱(中國)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4A廣告(傳統廣告)在中國的發展史。
揚·羅必凱有過黃金時代,也是4A在中國的黃金時代,在這一階段它產出過非常優秀的廣告作品。
其中較為經典的傳播較為廣泛的就是2013年發布的脈動傾斜人廣告。,時長00:28
東倒西歪的城市和“讓你隨時脈動回來”廣告語一直讓我記到現在。
2
然而輝煌過后便是落寞,2017年下半年揚·羅必凱比稿顆粒無收,2018年相繼關閉北京和廣州辦公室,與VML合并集中在上海,昨天又注銷了中國分公司。
4A時代落幕了?
要說4A已死倒不至于,但發展頹勢還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近幾年大批公司關閉分公司、裁員、合并業務……其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新興廣告公司沖擊傳統4A廣告公司。
很多廣告主打破了對4A廣告的濾鏡,轉而尋找小的創意熱店,或是MCN、內容營銷、咨詢機構等新的廣告公司。
互聯網的發展改變消費者的習慣。
互聯網很大程度改變了消費者獲取信息、篩選信息的習慣,從前的紙媒和電視的說服型廣告不再被接受,大家更愿意看到真實的“分享”而忽略無用的信息,有時廣告主找素人博主做“軟廣”的效果都會好過花大價錢拍攝廣告片。
甲方自己做廣告,減少廣告預算。
傳統4A廣告的運營模式是:
廣告主——廣告代理——消費者
而現在廣告的運營模式是:
廣告主——消費者
對于一些大的廣告主而言,完全有能力成立自己的廣告部門或開一個子公司專門為自己的品牌宣傳。
最好的選擇就是高薪聘請一些4A廣告公司的核心員工為自己服務,既有專業人士的指導,又節省廣告開支。
然而對于4A來說廣告預算減少意味著業務減少,人才流失又大大降低4A廣告公司的競爭力。
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別的行業如何我并不清楚,但對于廣告行業而言一定是時勢造英雄。
之前說過揚·羅必凱(中國)的發展史就是4A廣告在中國的發展史,為什么這么說呢,請注意以下幾個時間節點。
1989年成立,趕上中國改革開放,隨后經歷近20年的飛速成長期,也是4A廣告黃金期;2018年關閉分公司、合并業務,正處于互聯網高速發展階段,短視頻、自媒體沖擊傳統廣告業;2022年經歷兩年的疫情,經濟下行,廣告行業也舉步維艱。
廣告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這話一點也沒說錯。
好了,最后再說點矯情的,雖然4A廣告公司的光環褪去,但廣告行業也不會消失,那些廣告作品也不會消失,廣告人也不會消失,俺們還是有一顆永遠躁動的心!